朱敏: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尊龙凯时手机版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命脉所在,数字经济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阵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我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要重点加强数字化融合应用创新,构筑更加安全可靠的数字技术体系,全方位推进行业数字化转型向纵深发展,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劲、更可靠的动力保障。
一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经济发展动能。数字经济全面渗透和深刻影响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快捷流动、各类市场主体加速融合、各类业态跨界发展,成为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载体。例如,某纺织行业平台打通了成衣企业和中小纺织企业,使中小企业从线上即可获得更多代工需求,订单量提升56%,利润水平也提升近50%。数字经济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便利的数字产品和服务培育新的消费习惯,居民消费意愿提升、消费升级潜力释放,有力激发内需活力、培育强大国内市场。数字经济带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驱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国内供给需求良性循环。数字经济打破了空间、地域限制,打通跨境经济循环堵点,畅通供应链、服务链、资金链,有效发挥内需潜力,联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成为强化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重要纽带。
二是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抢占时代发展先机。数字时代,集成电路、基础软件、量子信息、6g等关键核心技术加速迭代,并向高端制造、先进材料、能源资源、生物工程等方面交叉渗透,引发多领域系统性、革命性、群体性技术突破。数字经济作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直接反映出国家数字技术发展和应用水平,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许多国家纷纷加大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布局谋划,力图构建数字驱动的经济体系,重塑数字时代的国际格局。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泛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将数字经济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掌握发展主动权。
三是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增强经济发展韧性。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能够对制造业等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赋能升级,重塑生产组织方式、管理方式和商业模式,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提升供需对接效率、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激发传统产业发展动能,引领经济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助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以制造业数字化为例,智能制造试点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7.6%,运营成本平均降低21.2%。同时,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降本增效、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疫情冲击下,企业运用数字技术延伸、重塑新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融合融通、延伸拓展,能够有效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推动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
我国具备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良好基础条件和发展势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统筹推动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数字产业创新活跃,数据资源领先全球,建成全球最大的数字市场。与此同时,行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基础不断夯实。
一是领先的数字基础设施优势。在通信基础设施方面,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全国所有地级城市均建成光网城市,光纤网络接入带宽实现从十兆到百兆再到千兆的指数级增长,历史性实现全国行政村“村村通宽带”。移动网络实现从“3g突破”到“4g同步”再到“5g引领”的跨越,累计开通基站总数达1072万个。其中,5g基站达222万个,全国所有地级市和县城城区实现5g全覆盖。数据和算力基础设施方面,全国数据中心规模超过590万标准机架,建成153家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智能算力中心超过40个。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方面,网络、平台、安全体系以及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基本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五大顶级节点稳定运行,二级节点覆盖29个省(区、市)。数字技术设施的优势为我国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了坚实的战略性、先导性发展优势。
二是规模化的数字产业生态优势。在数字产业整体发展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1.6%,营业收入从7万亿元增长至14.1万亿元,在工业中营业收入占比已连续九年保持第一,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收入从2.5万亿元增长到9.6万亿元,年均增速达16.1%。在新兴产业成长方面,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3万亿元,并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云计算市场之一,2012年以来年均增速超过30%,产业创新活力不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方面,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达27.6万件,占同期全社会发明专利授权量的39.6%,关键数字技术中人工智能、物联网、量子信息领域发明专利授权量居世界首位。产业生态优势为我国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优质的发展资源和涌流的创新活力。
三是丰富的数字化转型发展经验。在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钢铁、汽车、装备、电子、石化等行业领域大规模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网络协同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已经达到55.3%,数字化研发工具的普及率达到74.7%。工业互联网应用方面,工业互联网已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全国累计已建成具有一定区域和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150家,工业设备连接数超7900万台套,服务工业企业超160万家,“5g 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过3100个。智能制造方面,试点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高45%、产品研制周期平均缩短35%、产品不良品率平均降低35%。数字化治理方面,2021年,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名用户超过10亿人,超90%的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实现网上受理和“最多跑一次”,平均承诺时限压缩超过一半以上。数据价值化方面,2017年到2021年,全国省级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由5个增至24个,开放的有效数据集由8398个增至近25万个。2021年11月,上海数据交易所揭牌成立,受理挂牌和完成挂牌的数据产品超过100个。数字化转型经验优势将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挥强有力示范性、引领性作用。
进一步提升面向新时代的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高质量融合发展能力
一是充分释放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潜能,加快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的应用创新。将5g网络建设同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结合起来,加快行业专用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提高制造业园区、企业5g网络覆盖率。利用5g等新型网络技术升级改造工业网络,持续完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扩大标识服务范围,推动标识规模化应用,构建综合型、行业型、专业型平台体系。引导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聚焦行业共性痛点,重点发力高价值、大颗粒尊龙凯时手机版的解决方案,推动平台在应用中迭代优化和能力提升。充分发挥智能算力中心作用,引导行业积极研发、推广人工智能科技在制造、金融、交通、医疗健康、民生服务等领域的融合应用。
二是着力打造安全、可靠、先进的数字技术产业体系。牵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围绕高端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以及量子通信、神经芯片等前沿技术布局,加大基础性、公共性科研项目投入,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支持自主开源社区、开源项目建设,推动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深入推进产业链强链补链,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通信设备、智能硬件等重点产业链,加快锻造长板、补齐短板,增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与供给能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构建自主可控产业生态。
三是深入推进面向实体经济各类场景的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治理发展变革。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不断拓宽数字化应用的深度与广度,提升覆盖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方案的供给能力。以数字技术融合应用带动能源电力、钢铁、石化、建筑等重点行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助力构建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以数字化带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积极探索基于数字化的新模式新业态。建立健全工业数据分级、分类管理的标准和制度,完善主要行业数据资产价值评估标准,以可信工业数据空间和数据治理为抓手,推动工业数据可信流通,提升工业企业数据管理治理能力和数据资产化水平。加快经济大数据系统、行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等研发,不断提升信息技术支撑服务能力,更高水平赋能国家治理和服务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