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拥抱互联网】互联网激活传统节日焕发新生机-尊龙凯时手机版
文化铸魂,网络聚力。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国节与互联网的创新式“触电”,重新诠释着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中国节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愈发充盈、生动、亲民。
多平台传播 唤醒网民节日文化记忆
互联网的重要特质是新,时刻都在以新的姿态呈现。在丰富多样的中国节中,以创新为特质的互联网通过多种形式营造浓厚多彩的节日氛围,唤醒广大网民的节日文化记忆,让传统中国节的文化精神获得长久生命力。
多形式、多途径、多维度的互联网传播手段,全方位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唤醒网民节日文化记忆。“互联网 ”中国节的创新传播模式,挖掘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资源,通过pc端、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多平台,融合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实现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两微一端、互动栏目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立体化传播,吸引海内外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积极参与。如中国节系列网络文化主题活动,以传统节日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的网络文化产品,宣传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凝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互联网的创新传播,让中国节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让人们体验了不同的节日打开方式,给中国节增添了青春、时尚的味道,并将中国节推向互联网各个角落。
新玩法频现 指尖上的新民俗趣味横生
互联网聚合、连接与沟通的重要属性与中国节所代表的习俗文化在本质上有契合之处。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国节除了“吃”和“玩”外,一种全新的基于互联网的新玩法、新民俗也正逐渐形成。
从短信到微信拜年,从实体红包到手机红包,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在影响和重塑着中国节的传统民俗。自2014年春节腾讯率先推出微信红包活动以来,网上抢红包成为网民指尖上的新民俗。而且,抢红包的玩法日益多样化,除了风靡一时的“摇一摇”外,红包照片、口令红包、个性红包、群发祝福等新玩法增加了人们之间的互动和趣味。除此之外,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过节总少不了和亲朋好友一起享受节日大餐,因此,随着网络o2o服务的兴起和普及,“网约大厨做家宴”也成为许多人的选择。“从食材到制作,全不用操心,不仅吃得放心、吃得美味。”一位网友说。
在广博的互联网空间,传统中国节在其中寻找着更多的“灵感”和“时代元素”,激发着更多的活力和新鲜感。手机红包的风靡、朋友圈里的乡愁、网络平台上的联络……这些与互联网共生的中国节“新玩法”,是追随社交方式进化顺势而生的新民俗。
节日寓深意 文化精髓网上回归
互联网快速、活跃的传播特性,让中国节搭上互联网的快车,给节日营造更为浓厚的氛围,彰显文化内涵,释放精神价值,寄寓节日深意。
互联网与中国节的深度融合,将古典与现代巧妙结合,将厚重的传统文化资源植入开放的互联网基因,实现了对传统节日民俗价值的延续与提升,传统中国节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对于网民而言,传统中国节不再是一个陈旧的概念,而是鲜活而近距离的文化体验,既可以进行情感表达、促进社会和谐,又是重要的文化交流手段,促进网民对节日文化的认同,进而增强国家的凝聚力。
中国节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互联网 ”传统节日的模式,娱乐和流行只是其表层功能,更重要的是可以承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接续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陈丽编辑整理)
- 【上一篇】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有哪些新看点?
- 【下一篇】实体书店迈进互联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