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四力”写有温度的新闻-尊龙凯时手机版
采写“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是新时代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时代课题,也是践行“走转改”、彻底改变作风文风的时代标志。什么样的新闻是有温度的新闻?有温度的新闻又该如何采写?
笔者认为,新闻的温度,不仅指新闻内容的大小,而是作品那种能够深入人心的精神力量,比如,2018年12月20日的《浙江日报》在3版要闻版刊发报道《一碗面,温暖杭州很多年》,记录微公益爱心人士张良成的事迹和他离世后市民、网友种种自发的送别与怀念,并配发图片和评论《微公益 有温度》。目前,媒体上这样的暖新闻越来越多,且占据的版面越来越重要,并常以文字、图片、专访、链接、评论等大篇幅或连续报道出现。把暖新闻做大的原因在于事件本身蕴含的温度,具有不可低估的正能量价值,更在于发现、采写暖新闻体现着记者的价值判断与媒体的舆论引导,是新闻作品凝聚人心、以文化人的力量源泉。
采写有温度的新闻,必须在践行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上磨炼自己,特别是要脚踏实地、接地气,把记者的触角和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紧密相连。
要有对“温度”的高度认知
把“有温度”作为改变记者作风和文风的一个重点,既有鲜明的时代性,也有迫切的现实性。
在自媒体风行的当下,片面信息、情绪化解读甚至误读的传播门槛不断降低,各种错误信息的传播可能会造成对社会的恐慌、误解甚至敌视。这种传播现象的存在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而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故事时时都在发生。这些故事的价值绝不仅仅是普通人身边的好人好事,故事背后是人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举动,更有影响和带动他人的力量。媒体需要做的是对这些行为与价值的充分认知,进而聚焦、传播,使火热现实生活中的故事成为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重要力量。这也是媒体完成聚民心、育新人使命任务的重要方式之一。
除了关注普通人的微举动、暖故事,重大典型报道更是媒体凝心聚力、传递价值导向的重要渠道。典型人物报道等曾被认为是正面报道、规定动作,甚至是唱赞歌,写不出太多的点击率、阅读量,但实际上,典型人物报道同样需要“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写出典型人物报道的温度,才能更好地实现传播价值,也自然会收获10万 。比如,《人民日报》关于时代楷模廖俊波的整版报道《唯有初心不忘》,用一群人讲述的交往经历串起对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的追忆,每一个讲述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里都透着温度。在这篇报道中,廖俊波为刁桂华等农民企业家解忧的故事透着执政为民的温度;一脚一脚为贫困县踩出一个开发区的故事,透着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的温度;园区开工,廖俊波能去现场,就不在会场的态度,透着干事创业的温度。这些有温度的故事形成了对廖俊波的追忆,也清晰地传递出向廖俊波学习学什么;这些温度展现出优秀干部的形象,也说明了新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基层干部。
有温度的新闻能感染人,采写“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需要记者与时代“同频共振”,更深入践行“走转改”。
捕捉时代的脉动
有温度的新闻的根在哪里?笔者认为,新闻的温度当然来自火热的社会生活,这种生活,一定体现着时代的脉动,契合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彰显着凝聚人心的价值导向。
笔者曾采访报道过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的电影放映员陈小青,他是一个普通的村民,甚至没有系统内的编制,因为入选“中国好人”才被外人所知晓。在采访中,他说不出什么动人的故事,所有的语言当中都透着一个农民的憨厚、朴实。几十年生活在农村,陈小青对村子里的事、对村里娃有很多了解,他很自然地会说,好电影对孩子们是一种教育。放电影是个教育人的事,自己也受了35年教育,这事干得也挺值。再说了,放电影让老表觉得快乐,自己也挺开心的。陈小青憨厚的语言恰好诠释了他在农村电影放映低谷时,很多人转行去赚更多钱,而他却创新“稻谷电影”的原因。在写作《他为老表放了35年电影》报道时,笔者就尽力去呈现一个农民的朴实与善意。把陈小青的朴实呈现出来,也就讲清楚了他在时代变迁中坚守电影放映阵地的缘由与价值。
从陈小青的事迹中,笔者认为,他的身上,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诚信、友善等优良品质,对这些品质的发掘和呈现,让笔者写出了一篇带着温度的人物通讯。
笔者观察到,近年来,全国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和各行业推出了一大批熠熠生辉的典型人物。在全国范围的表彰、纪念活动中,新闻媒体关注入选的本地人,挖掘他们的事迹、精神,开展多种形式的深度报道。在这些报道中,读者总会感受到一种暖意,爱国的暖意、敬业的暖意等等,而由于地缘相近性,这些报道中的暖意更具有传播力。
一些党报在把更多版面留给普通人的微举动、暖故事,把更多关注投向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敬业楷模,向读者传递的都是一种温度,在这种温度中媒体的价值导向潜移默化。尤其是暖新闻作为一种新闻品类,越来越受到读者的关注。比如,《广州日报》用整版图片《他们才是炎夏最美丽的人》关注建筑工人、清洁工人的敬业。《解放日报》关注“90后”环卫工人韩一鸣帮游客找手机,跳垃圾堆毫不犹豫,获叔叔辈队员认可的故事。《浙江日报》的《最美凉茶摊 有了接班人》聚焦顾忠根大伯和志愿者,《严格的楼长,慈爱的家长》关注浙江农林大学一名公寓管理员章学青。
可以说,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有温度的新闻时时都在发生,媒体需要的是走进、发现、报道、传播。发现、报道这些新闻,彰显的是媒体人对有温度的新闻充分的价值认知,体现的是媒体人在新时代的职责使命。因为有温度的新闻体现的是时代的律动、时代的温度,时代的价值引领也正是在这些有温度的新闻中传承。
练就感知“温度”的眼睛
有温度的新闻不是记者待在会议室、趴在材料前可以发现的,即便是各种群与朋友圈成为获取信息渠道的当下,第一现场与一手信息依然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记者在讲清楚一个故事之外,对当事人还有什么经历的追问、对新闻事件思想本质的判断,都彰显着记者对新闻温度挖掘和采访的功力。这样的功力并非简单的技巧,而是记者对暖新闻社会价值、引导力量的认知深度。就像识货才不会错过,认识到一则新闻的社会价值才能抓住它、写到位。
笔者采访报道《沈阳日报》编委、沈阳市优秀共产党员王岩时是在他突然病逝之后,在最初的采访中,他的家人、同事都因为朝夕相处的感情、猝不及防的离去而非常悲痛,介绍了很多他的工作业绩并给予很高的评价,但生动的故事相对较少,笔者甚至一度不忍心去问故事,直到王岩的一位出差在外、只能接受电话采访的同事傅淞岩,在候车室里对着电话讲述了他和王岩之间6次修改一篇评论稿的故事。一篇市领导已经基本认可的评论稿,王岩依然提出修改意见,筋疲力尽又想不通的傅淞岩说回家了。而王岩打通电话后,上来就说:“让你受累了,写得已经很好了,但我想和你再商量商量。”听到年长又是领导的王岩这么暖的话,初次合作的傅淞岩愣住了。王岩又接着说:“你在哪?你不用动地方了,我去找你。”王岩找到傅淞岩,请他喝咖啡,把自己的意见娓娓道来,傅淞岩渐渐心悦诚服。他说,5年前那篇评论稿的修改细节有些已记不清了,但这件事却令他难以忘怀。在这个透着暖意的精益求精的故事之后,笔者发掘了更多细节和线索,进而听到了更多的暖故事,最终成文的《王岩,为党报评论活了一辈子》受到沈阳日报人的认可,更获得了辽宁省委负责同志的批示。回想这篇采访报道,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先进典型绝不是高冷的,他们身上都有着最朴素的情怀、做人做事时总透着种种暖意,他们高尚的品格、令人羡慕的成就都与此不无关联。挖掘到这些,并且客观呈现出来,典型人物的报道才算完成。
有些新闻的温度并非“一眼可见”,它们更可能从采访中悄悄溜走,捕捉到、采写出隐藏其中的温度需要扎扎实实的采访、认认真真的积累,如果有捷径可走,这条捷径就是深入践行“四力”。(洪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