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先进技术为支撑 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尊龙凯时手机版
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要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发展。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的助力下,我国媒体融合持续推进,全媒体应势而生,以其强渗透与场景附着、社交增能及传受时空关系重构等传播特点,深刻改变了我国的媒体生态与传播格局。
2020两会期间,新华社利用5g和全息成像技术打造全新访谈栏目,引发业界内外强烈反响。图为主持人和全国人大代表蔡卫平一起“云拍照”,为战“疫”加油。
强化技术应用 引领媒体变革
3d版ai合成主播“新小微”在站姿状态下播报新闻。
媒体融合发展是一次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媒体变革,首先从“融”科技入手,占据新媒体、新技术的制高点进行平台优化和建设、内容生产和分发、价值聚合与表达。媒体不仅是新观念的传播者,也应是新技术的实践者。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和思维进行深化创新,让媒体更好地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信息需求,进而在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的时代,充分发挥好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功能,推动媒体纵深融合发展。
例如,全媒体时代的报道,一次生产、多元分发、同步传输,这一切都与云计算息息相关。云端素材资源的共享协同,云端产品的上传下载,极大提高了媒体的生产效率与稳定性;机器人写稿和ai合成主播不再是科幻小说里的内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快速、全面地总结资料,把记者从简单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创作更有深度的媒体产品;大数据和生物传感技术帮助我们了解越来越分化的媒体,越来越细分的用户,以及越来越清晰的受众反馈。
回溯历史不难发现,从文字、印刷术、电信技术到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历次传播方式的变革都与舆论生态、媒体格局、社会进步密切相关。如今,新兴传播技术的出现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发动机和加速器。全媒体时代,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不再是一项项抽象的技术,而是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必须用到的手段。
加强内容建设 实现内容技术双驱动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是人民日报社“策、采、编、发”的大脑和神经中枢,也是报社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核心平台,其正式名称是全媒体新闻平台。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中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将技术建设和内容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不断提高技术研发水平,以新技术引领媒体融合发展、驱动媒体转型升级。同时,要适应新兴媒体传播特点,加强内容建设,创新采编流程,优化信息服务,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
古往今来的文化知识积累和信息传播,从来都离不开内容与形式的相辅相成。对新闻媒体来说,内容建设是根本,先进技术又是媒体创新发展的引擎,没有技术支撑,内容就难以快速、有效、精准抵达用户。唯有正确处理好“内容”与“技术”的关系,下功夫做好内容的供给侧改革,才能把媒体融合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因此,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媒体必须关注新技术、了解新技术、研究新技术、运用新技术。但是,要想真正发挥应有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引导力,必须坚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实现内容和技术的双驱动。
处理好“两对关系” 发挥技术支撑作用
全媒体时代,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蓬勃发展,技术更新周期变短,技术因子影响力上升。需要正确处理“差异”与“协同”、“跟跑”与“领跑”等关系,切实发挥技术支撑作用。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经济社会差异较大,需要充分考虑各地差异,选择发展符合当地实际的技术。例如,在经济基础比较雄厚的发达地区,可尝试自建大数据库、云计算中心和ai辅助系统;在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地区,则应集中精力攻克内容生产技术难关。同时应看到,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离不开全国性的规范化技术标准作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发布实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规范要求》等多项标准规范,为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供了标准和依据,提供了关键性、基础性技术支撑。
目前我国媒体融合发展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但在一些领域仍处于“跟跑”状态。实现从“跟跑”向“领跑”的跃升,关键要掌握重点领域的核心技术。一方面,要重点研发与新闻舆论工作息息相关且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新技术;另一方面,要紧盯目前尚未成熟但前景广阔、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技术。2019年11月,科技部批准建设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内容涵盖媒体融合与传播、传播内容认知、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业界普遍认为,这对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相关技术从“跟跑”迈向“领跑”具有重要作用。
智媒时代,全球传播网络与技术环境都在经历全面的更新,唯有充分掌握并利用好新技术的先进手段与前沿方法,培育技术开发能力、管理能力,完善新型传播技术人才的发现、培养、激励机制,才能有效应对全媒体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
来源:“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